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情文章 > 正文

情系两端(投西南作家文学)

来源: 文学网创新 时间:2021-07-02

情系两端(投西南作家文学)

很多时候距离是必要的,隔开一个距离来看,常常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新的眼光。看待自我,有时也需要一个距离,当然是心理的距离。

比如年老时回顾自己年轻时的种种,当然会获得一种不同于当时的观感,看着曾经的自己那么投入地追求和付出,也许感慨,甚至感动,但一定不再计较那些成败得失了。从年老到年轻,隔开了一段时间造就的距离。但当这种历时性的过程转化成一种共时性的结构,一边在现实中经历着年轻时的担当,一边能够从现实中抽身出来,以年老时的冷峻和从容看待自我及自我所处的这个世界,这便构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心理距离。它不是由时间造就的,而是由两重化的自我所错成的空间造就的。或者说,它是由自我的时间造就的距离转化成了自我的空间造就的距离。

对这两重化的自我加以命名,从时间意义上可称之为年轻的自我和年老的自我,从空间意义上可称之为现象自我和本体自我。这是命名角度的不同。相应地,自我意识的觉醒应当有两次,当你学会常常从现实中抽身出来,隔开一个距离去看待自我及自我所处的世界时,意味着本体自我的觉醒。而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意识由于缺失了这个维度,仍是不完全的。

当人到年老,不再有多少现实中的承担,自然隔出了一个距离去看待现实的世界,包括曾经的自我;是生命的自然历程把人的眼光从现象自我折回本体自我。当然,这里的年轻和年老并不限于自然的年龄,可能有的人终其一生没有年老,而对于把时间化的心理距离转化成空间化的心理距离的人来说,不管他们的自然年龄是多少,都已不再年轻。

本体自我的觉醒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轮番上演年轻和年老两个角色想来也不会轻松,但关键这不是个可逆的过程,觉醒了就不再能蒙蔽起来。就像要把觉醒了的自我意识再蒙蔽起来,就是一种极难得的高智慧和高境界。

这样一种并不轻松的觉醒,往往是在深谙了自我在命运前的无力后仍想奋力追求又不得不深感无奈和苍凉的精神困境中发生的,因而他们大多并不是命运的幸运儿,他们只是在自我和命运之间找到了一种妥协。他们也想创造一些精彩,但不敢一味投入,以致撞见命运的失意后掉进人生的荒芜,而是在努力付出的同时已经拉开了一个心理的距离,这距离的一端是承担着的现实,另一端是年老的自我或者本体自我,不管年老还是本体都通向着虚无和空冥。他们洋溢着年轻的热情,也已浸润了年老的沧桑。

这样一种并不轻松的觉醒诚然增进了深刻,但这种深刻实在并不令人向往。

彻底的深刻指向虚无,只要对生犹有所恋,就并不能真正实现深刻。包括那些声称洞悉至理的人我也很怀疑深刻可以帮助他们多成就些什么,也许他们只是比众人多了一个包袱或者一层伪装。他们一心向佛却无以成佛,因为佛祖已然涅槃。

深刻连结着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困境,当这些成为过眼烟云,我们又安于寻常生活时,人性的弱点又会在日常的平庸和琐碎中暴露出来,深刻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深入骨髓。

即使经过长期的压抑和高度的自制,深刻真的嵌入我们的生命底色,那也没有什么可以推崇。以改变生活的常情常态为代价实现一种不可能彻底的深刻,并不值得。任何对常情常态的违背,包括对人性弱点的抑制都是一种扭曲。因为可以称得上人性弱点的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之本性。

当然不排除一种极少数的情况,靠的是天生性灵直接悟入深刻。这当然再好不过,但如果慧根太浅无缘领受,我也不要那种在生命的焦虑中挤压出来的深刻,而宁可安于肤浅,安于浑浑噩噩。

空无之理易明,有情尘缘难断,可能是生活的真实和人生的真相,于是我在两端划出一条距离,它可以是自我在时间漫展中形成的自然距离,也可以转化成自我在空间方位上错出的心理距离,在昼的现实与夜的静寂间我走走停停,爱累交加,也眺望空冥,在灵的觉醒处,情系两端。

(投西南作家文学)

什么地方有看癫痫病
很好的癫痫医院是哪家
癫痫病怎么治疗很好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