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近一直很平静,以至于写不出有波澜的文字,我想、我的生活葬送在没有明天的陌路上。
我用一学期的时间看完了唐磊的《丁香花》,用了一年看完了张俊秋的《校园文学宽带网》,终于有了一点点的感悟、对于读书。
读书应该是“平常事”,我们不必端坐桌前,也不必计划好阅读的时间,,更不必仿效古人“红袖添香夜读书”,只要有一点空闲、只要有一点时间,我们都可以用来读书。都可以“手不释卷”。在茶余、在饭后,都是我们可以读书的时间。
如果,你对哲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那么在国内的较容易找到的、而且容易读懂的可能要数《苏菲的世界》了;如果,你对文字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很苛刻,那么余光中肯定要数*了;如果,你迷恋那些精炼隽永的诗语,那么纪伯伦、泰戈尔必然就是代表了;如果,你沉醉自我、消极、颓废的文风,那么村上春树的作品定会叫你疯狂;如果,你嗜好品读残忍的作品,那么余华可能就是你可以考虑的了。当然,读你喜欢的很重要,随意读书,从心之所行,即是正道。
阅读作品的时候,要善于捕捉自己很初获得的感受,即艺术初感。读书的时候,是借用别人的大脑在思考,而我们需要自己思考,你不必为自己对作品的感觉与见解和他人或者医生不一样而感到不安或者是什么的,其实,你应该为自己的这种状况而感到高兴,因为那份感觉是你自己的,是真实的,而且对你十分有意义的。
文学笔记,在我看来是有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我个人就有十几万字的文学笔记、也算读书笔记吧。你可以记下瞬间颤动你的片段、或者是一个词,抄下对你有警醒作用的名句,记下平时少用或者没见过的字词,比如“蕉绿”“鼠灰”“一篙春水”之类什么的。这对我们的写作是十分有帮助的,我们的词汇就丰富了。终有一天,你在生活中收集的“金粉”就会铸成灿烂的金蔷薇。
接着,有必要利用网络上的资源,一些文学网站,比如“古榕树下”、“一缕阳光”(这可是闽侯的呐)、“萌芽”、“黄金书屋”等等,在上面发表文章,必会有不认识的高手犀利评点(因为不认识,所以真的是很犀利),这样一来,益处无穷,我们有进步啦。
很后嘛,我觉得有可能的话,和同学们交换读书笔记看看,相互交流下,思维就不再极限在四面墙之内了。要“通识”呐。
随意、读书。
从心之所行,即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