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写景散文 > 正文

母亲的虎头鞋_睹物思人_海天散文

来源: 文学网创新 时间:2023-08-07
   一看到虎头鞋,就让人想起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    虎头鞋是一种采用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纯手工、纯布料的童棉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恶避邪的功能。  如今,人们对鞋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很令人难忘的是那童年的虎头鞋。穿着舒适,美观耐用的虎头鞋在慢慢退出人们的生活,会做虎头鞋的人也越来越少。一双小小的虎头鞋,承载了民间传统手艺的精巧,饱含了长辈对下一代关心呵护的拳拳深情。    虎头鞋如一叶小舟,载着我走过不记事的婴孩时代。    我不由想起小时候母亲给我讲的一个关于虎头鞋的传说。很久以前,很久以前,深山里有老虎,经常下山吃人,闹得人心不宁,提心吊胆,家家户户都把小孩关在屋里,不让出门。当时有一个聪明的小媳妇,非常喜欢给三岁的儿子穿戴打扮,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给孩子做了一双“虎头鞋”。孩子穿上这双鞋,整天在外奔跑、玩耍。一天傍晚,山里的老虎又到村里来找食吃,一见村边有个小孩在玩,就一跃向他扑上去。当老虎按住小孩时,看到小孩的两只脚,心里想:咦,我的孩子在窝里,咋会跑到这里来?就轻轻地放了他。小孩不懂事,也不害怕老虎,见自己脚上穿的鞋和老虎的头一样,想起娘在给他穿鞋时说的一句话“咬、咬、咬。”就一边“咬、咬、咬”地大叫,一边仰面朝天,双脚用劲乱踢。孩子的一只小脚正好踢着老虎的一只眼睛。老虎忍着痛又想:啊呀,这不是我的孩子,这只小虎比我还厉害,它准能吃掉我。吓得掉头拼命向山里逃去了。从此,老虎就不敢下山来吃人了。当人们晓得这个原因,都学着这个聪明媳妇的样,给自己的孩子绣上一双虎头鞋,穿在脚上防老虎伤害。 别小看一双小小的虎头鞋,它的做工还很复杂,要经过纳鞋底,做鞋面,绣鞋头等几道工序,仅虎头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底要用棉布一层层的叠在一起,差不多有一公分厚,然后一针一线的纳制。纳好的鞋底布满了密密实实的针脚,穿起来厚实耐用。在肥大的鞋底上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称为九颗圆子,寓意“九子十成”。 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先用棉布剪样、再粘贴,力求做的既贴脚又好看。然后在虎头上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上虎的眼、鼻和嘴,再用洁白的兔毛将鞋口处镶上一道好看的边,一双惟妙惟肖、夸张写意的虎头鞋就算做好了。孩子穿上憨态可爱、朴素大方的虎头鞋,充满了喜庆和吉祥。     做虎头鞋是母亲的绝活,老太太先用纸剪好鞋样(虎头鞋样由“虎头”、“虎身”、“虎腹”即鞋头、鞋帮、鞋底3部分组成);然后把它们贴在几层布糊成的“硬衬”上,依样裁剪下来,粘在杏黄绸缎的面料上,在鞋头部分用彩色丝线绣出黑白分明的“虎眼”,龇牙咧嘴的“虎口”,八面威风的“虎额”“王”字,缝上绸缎制成的神气活现的“虎鼻”、“虎耳”。将鞋头、鞋帮、鞋底各缀上滚边和衬里后,再把鞋绱好。老太太做鞋子非常考究,在她的针线藤匾里有一套楦鞋的专用大小楦头,她绱好的鞋,结结实实地用木楦头楦实,用板刷蘸水在鞋面上刷上一层清水,约一两天时间,待鞋面上的清水干后,鞋子变得挺括时取出楦头,在取出楦头前,老太太将一小扎丝线做成“虎须”,缝在“虎鼻”下,用绸缎做成尾巴,高翘着缝在虎头鞋的鞋跟上,一双威风凛凛、人见人爱的虎头鞋此刻便大功告成了。      我的母亲不仅擅做虎头鞋,还擅做小猪鞋。小猪鞋是用红黑绸缎制成的,乌黑油亮的猪身,黑白分明的猪眼,鲜红的猪鼻,两片黑面红里的猪耳,弯溜溜的小猪尾巴,可爱极了。我的儿子穿着他奶奶制作的虎头鞋、小猪鞋度过了充满爱意的幸福童年。    我记得母亲用粗糙的手指绣精致的虎头鞋时是那么细心那么顶真,以至锋利的针尖刺破了手指,忙用嘴吮去殷红的鲜血。哪个手指不连着心啊,可娃娃们更是母亲的心肝宝贝。 前不久,一家文化城在苏州开张,在那里我看到了民间艺术家制作的憨态可掬的虎头鞋。它使我想起我的母亲,想起了她所做的虎头鞋,要是在今天,她也该是个当之无愧的民间艺术家了。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