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伤感散文 > 正文

角色_心灵感悟_海天散文

来源: 文学网创新 时间:2023-08-04

 

角色

曲然

 

 

去年,我被意外地派到一所在培养领导管理型人才方面颇具*的学校进修,其间,而且有一位对选拔使用这类人才很有发言权并具有相当级别的领导亲自为我们讲了一堂课。那是在长达四个月的学习中,我们认为很生动因此也是印象很深刻的一堂课。记得那堂课讲的是团队有效构成理论,大意是,在一个团队(领导班子)里面,各种角色必须配备恰当,如果某一个角色重复或者空缺的话,就会出现内耗或功能不全的现象,影响团队效能的发挥。构成有效团队的角色是:协调人(CHAIRMAN)、智多星(PLANET)、塑造家(SHAPER)、监督员(MONITOR EVACUATOR)、联络员(RESOURCE INVESTIGATOR)、实干家(COMPANY WORKER)、凝聚者(TEAM WORKER)和善后者(FINISHER)。不难想象,尽管这个理论及其所用词汇都是引进的,因此从内容上讲不乏新颖之处,但是若按老习惯来讲的话仍然摆脱不了说教式的那一套,尤其是领导讲课很容易让人感到在作报告,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所喜也是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这位并不是靠讲课谋生的领导却在讲课的技巧上超过了一般专业水平。他只是大致介绍了一下这个理论的内容后,就给每个学员发一张设计得很特别的表格和分门别类列出的近百道问答题,让大家完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这些问题,并按实际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程度给自己打分,然后再将所得分数按照一定规则填入那张特别设计的表格中并按一定规则进行计算,这样一来,自己是什么角色就能通过表中的得数一眼看出来。使出这一招,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刻就空前活跃起来,可想而知,五十四位学员没有一个不想赶紧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哪种角色,或者到底适合扮演哪种角色,因此无一不非常投入。这样一来,听课人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而讲课人却非常清闲。他不仅在漫不经心中就把一种深奥的新理论传授给了大家,并且使每个人都非常自觉地立即把这种理论应用于自身。在经过了长达四十多分钟的紧张填写和计算之后,大家才各怀心事地陆续把自己的结果送上去,然后回到座位上表面很平静但心里却非常焦急地等待讲课的领导宣布自己是个什么角色。可是,讲课的领导却并没有一个一个地宣布,只是在黑板上公布:协调人5人、塑造家6人、监督员10人、联络员11人、实干家6人、凝聚者7人、善后者9人。这时,沉寂了半天的课堂才霎时爆出一片唏嘘声,有人从黑板上公布出来的各种角色名额中发现了问题,便惊叫起来:“怎么没有智多星?”大家仔细一看,果然没有智多星,但是包括讲课的领导在内谁也回答不出为什么没有智多星这个问题,因此大家一时间只能是面面相觑。大概一堂课的成功就在于讲课人既可以极大地把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调动起来又可以不受学员的情绪影响随时控制好局面,只见讲课人把话锋一转,便很自然地逐个为我们介绍起每一种角色的典型特征来。于是课堂复归平静,大家又迫不及待地忙于用那些特征来验证刚才自己对自己的评估。讲课的领导似乎很懂得教学心理学,由于在座的五十四人中没有智多星,因此他把智多星放在很后面介绍,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家感到在分别来自各个不同部门的五十四个人中居然连一个智多星也没有,那一定是一个很神秘的角色,于是除了关心与自己接近的那个角色的特征外,也急于搞清楚智多星到底是何等样人。原来智多星的典型特征是:有个性、思维深刻、不拘一格;积极的方面是:才华横溢、富有想象力、知识渊博、充满智慧;能容忍的弱点是:高高在上、不重细节、不拘礼仪。老师把该讲和能讲的内容都讲完了,剩下的问题需要大家来思考。

果然,课后围绕着为什么没有智多星这个问题所展开的讨论在自发状态下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进修班结束大家分手很久后偶尔又碰到一起时还没有忘记为此来再争论一番。尽管一直没有答案,但是不少人所发表的意见却不能说毫无见地,有些甚至还颇能令人接受,即使也有不少城府很深的人嘴上不表示赞同但心里照样是那样想的,也是那样感受的。把已经发表出来的各种意见归纳起来的话,就是,智多星的特征和毛病正好与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弱点相克,尤其是很容易与属于团队中“一把手”的协调人暗生阴隙。你看,本来协调人在智能和创造力方面并非超常,可那智多星却偏偏才华横溢而又不注意小节,这就无意中会起到一个不太令人愉快的陪衬作用甚至有可能产生功高震主之嫌;与此同时,智多星经常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发表一些在团队其他成员看来近乎于奇谈怪论的意见,加之他又总是高高在上,不拘礼仪,因此与团队成员的关系肯定不会那么融洽,不但会与好激起争端、爱冲动、易急躁的塑造家发生碰撞,而且更是非常容易与缺乏鼓动力和激发他人能力的监督员,与缺乏灵活性、对没有把握的主意不感兴趣的实干家,与在危急时刻优柔寡断的凝聚者,与常拘泥于细节、不洒脱的善后者产生出各种不和。这些人一方面会把他们之间的不和反映到协调人那里去,客观上进一步加大智多星与协调人之间的间隙,并且使协调人感到若在必要的时候让智多星穿穿小鞋的话,这些人一定都会是好帮手,于是只要协调人在某个时候认为有必要,就会毫无顾忌地采取行动。其结果,要么智多星凭借自己的那份聪明,赶快痛改前非,变换角色;要么一意孤行,使自己越来越处于孤立地位,很后被从团队中排挤出来。无论怎样,很终都没有了智多星。

接下来就会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担当智多星那个角色简直让人后怕。因此不少心直口快的人公开表示,不管担当什么角色都可以,绝对不能当智多星,即使天生是那块料,也必须赶紧改弦易张,否则,那就不仅仅是个根本当不下去的问题,而且是注定要走弯路,自找苦吃。不用怀疑,只要是懂得自我设计的人在设计自己的命运时,差不多个个都是智多星,他们都懂得如何把成功的成本减少到很低的限度。

那么,现在我们就应该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了。按照团队有效构成理论,一个团队要发挥好作用就不可缺少构成这个团队的必要角色,但无论是从学员们的各种分析来进行推论还是从课堂上的实证练习来看,这个团队却不仅从人性的逻辑上来讲容忍不了智多星这个角色,而且更让人灰心的是,事实上也无人敢当智多星,因此团队中就不会有这个角色了。缺少这样一个必要角色的团队,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不健全的团队,是一个不可能很好地发挥效力的团队。我们无需也根本不是在这里反驳这个理论,而是深深地感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智多星确实太少了,而我们又是多么需要智多星。人们常说人无完人,还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这样通情达理地对待智多星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角色。《会稽典录》载:“ 武安君谓秦王云: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古人从事业能否成功的高度说明了必须举贤才的道理,但是想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个完人恐怕是不太可能的。《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言:“不求备于一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道:“不以一眚掩大德。”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正如《吕氏春秋·举难》所云:“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亦如唐太宗所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坦率地讲,这些道理我们都很懂而且还可以经常对别人说一说,但是一碰到实际问题就行不动了。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如果嘴巴上说得到而行动上却做不到,那本身就非君子。孔子还说,“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看来,智多星万万不能碰在小人手上,而若遇上君子并与之共事的话,他还是前程无量的,有了前途,才会有这个角色,这是毫无疑问的。

说来说去,在众多的团队角色中我们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看首先应该是做一个君子,当然智多星亦不能例外。在一个团队中,不管担当哪种角色,只有每一个成员都是真正的君子,那才能组成一个健全的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那么,朋友,无论你在测试中得知自己适合担当哪种角色,无论你通过自我设计准备将来担当哪种角色,也无论你现在所担当的是哪种角色,首先都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正人君子。

 

 1995年7月

 

热门栏目